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!
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,成电师生脚踏实地、奋发有为,合力构建命运共同体,同心共筑成电梦,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。综合考虑贡献程度、投票等,电子科技大学评选出以下10项为2019年度新闻。
1、学校举行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
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学校通过青春告白祖国、进行主题展演、国庆升国旗、重排校史剧、主题文化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生动诠释了成电人牢记初心使命、矢志书写奋进华章的家国情怀,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深情和衷心祝福。
2、学校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
按照中央、教育部党组部署,深入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学校党委提前谋划,主动对标对表,认真研究制定工作方案,把学习教育、调查研究、检视问题、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合、统筹推进。坚持“改”字当头,在师生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,有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。
3、学校举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议,新工科建设“成电方案”广受关注
2019年10-11月,学校召开一流本科建设工作会议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,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深入实施本科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,在全校凝聚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共识,并推出电子科大《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》《“新工科”建设方案》,广受关注和好评。
4、学校在《Science》正刊发表研究成果,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
2019年11月14日,国际著名期刊《Science》刊发《超导-绝缘相变中的玻色金属态》,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超(导师李言荣院士)为第一作者,熊杰教授为通讯作者,张万里教授、李言荣院士为共同作者。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单位在《科学》正刊发表研究成果,并入选2019年度“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”。
5、学校提出并实施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”
2019年初,学校提出并深入实施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”,将其与“人才优先发展战略”“学科提升战略”“国际化战略”共同作为长期坚持的“四大战略”。
6、签约成立深圳高等研究院,校地合作再上新台阶
2019年12月18日,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深圳高等研究院,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。2019年,学校还与重庆市人民政府、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努力汇聚各类资源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成电智慧和力量。
7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
2019年,学校本科生总体深造率达67.69%,留学深造率达22.36%;成电学子在iGEM、互联网+、电子设计、数学建模等比赛中摘金夺银,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;选择前往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显著增长。
8、“人才优先发展战略”成效显著
深入实施“人才优先发展战略”,2019年全年净增杰出人才43人(含公示),杰出人才总量(不重复计算)327人,其中新增全时全职杰出人才27 人(含青年杰出人才19人),青年杰出人才总量(不重复计算)达到138人。
9、学校获批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
2019年2月,罗光春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“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”获批,这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。
10、“电子信息+精准脱贫”成效显著
2019年,学校再次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。此外,还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消费扶贫典型案例。成电的定点扶贫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关注。
2019年度人物
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,成电师生砥砺奋进、只争朝夕,涌现出一批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、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群体。综合考虑贡献程度、投票等,学校评选出以下10个群体和个人为2019年度人物。
1、张万里教授
他长期从事电子薄膜材料与器件的研究,带领团队凭借“敏感薄膜集成技术与应用”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
2、程玉华教授
他长期从事测试仪器仪表、精密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,带领团队凭借“基于电磁辐射场成像的XXX检测方法与装置”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。
3、邓龙江教授
他长期从事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,带领团队凭借“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”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4、梁应敞教授
他因在无线通信领域的杰出贡献,当选欧洲科学院物理与工程科学领域外籍院士。这是我校教师首次当选该科学院院士。他还入选了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。
5、“真空电子学”团队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结果,宫玉彬教授牵头的“真空电子学”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立项批准。
6、申恒涛教授
他当选全球最大的计算机领域专业性学术组织ACM2019年杰出会员,中国大陆高校仅4位学者入选。2019年,他还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。
7、杨建宇教授科研育人团队
他们践行学校科研育人的理念,创造性地提出了“卓越成长计划”,以“案例化核心课程”与“通关式科研项目”高度融合的培养体系,探索出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,使科研育人落地于“第一课堂”,为新工科建设的“成电方案”添上了浓墨重彩的注解。
8、Keith Kendrick教授
他获得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,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。这也是我校教授第三次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。
9、邓旭教授
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胶体与界面机理探索、表面物理化学,入选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指导的2019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,获得中国化学会首届菁青化学新锐奖。
10、“材料基因”团队
在2019年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,他们凭借“材料基因-引领材料研发‘基因时代’”荣获金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