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自行车电池植入芯片,车主违规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上楼充电,将收到实时预警。近日,大兴区清源街道创新“智治”管理模式,以物防、技防两个关口,打出精细化管理组合拳。
加装智能芯片 实时发送预警信息
近日,在国际港社区9号楼前,正有居民配合社区、物业工作人员登记电动自行车信息,加装智能芯片。
现场看到,一块长5厘米宽3厘米左右的黑色盒子被连接在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上,经过信息登记后,被录入系统,从此这块电池在小区的“行动轨迹”,便在众人监督之下。
“这块电池只要在非规定充电位置充电,就会立刻断电,车主和物业都会收到消息提示。”为演示智能芯片的效果,物业负责人把刚贴了芯片的电动自行车电池拿到非车棚外充电,3秒后就在手机上收到了预警信息。
据悉,当电池在非指定位置充电时,系统会自动将信息通过“京办”APP和手机短信发送给物业工作人员,与此同时,绑定该电动自行车的居民也会收到预警信息。“出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预警,便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劝阻违规充电行为,源头消除安全隐患。”物业负责人介绍道。
智能升级 试点社区全面覆盖
今年5月,街道在国际港、187号院社区试点推行电动自行车智能芯片安装工作。据了解,该系统通过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安装芯片,实现防盗和安全功能升级。
一方面,芯片内设卫星定位功能,避免丢失风险,当电动自行车脱离非指定充电区域充电时,电池将自动断电,并即时发送警报通知;另一方面,若系统检测到电池温度过高时,会自动断电启动保护机制。
目前,国际港社区在册电动自行车170辆,除自带安全协议无需安装的车辆外,均已安装完毕,成功将车主、车辆与电池信息进行绑定,通过平台与监控的紧密结合,为1900户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、高效的安全保障。187号院社区登记在册的198辆电动自行车已于近日安装完毕,实现全覆盖。
自街道智能芯片安装工作推进以来,累计阻止39起室内充电现象,推动辖区安全指数大幅提升。
源头疏堵 持续完善充电设施
然而,解决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问题,仅仅依靠技防手段并不能治本,解决居民的充电需求仍是根本前提。
长期以来,街道及各社区持续筹划利用小区有限空间,增加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。目前,各社区登记在册的电动自行车共有6578辆,辖区已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5921个,各生活小区充电接口覆盖率在90%以上,基本满足居民日常需求。
同时,街道实行落图制,在社区四至地图上标明公共充电设施点位,确保点位设置均匀合理,覆盖面广。
为全面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围,街道在各单元门、停车棚、停车区域共设有2590个安全警示牌,在各单元楼内累计安装语音提示器1977个。 为精准应对电动自行车溯源困难和排查不清等管理难题,街道将持续全面摸排各社区电动自行车,确保底数清、数据明。
接下来,街道将持续加大智能电子芯片的宣传、推广、安装力度,立足安全意识强化、防护设备增设、巡查监督落实等多个层面,逐步破解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。